當電梯轎廂在井道內停穩(wěn)后,人站在電梯轎廂頂部人工用米尺拉伸測量轎廂與井道壁當前距離,待電梯轎廂運行到下一個點后在人工用米尺重復測量。轎頂檢驗人員需配合轎內檢驗人員將電梯檢修運行至適宜位置,打開轎門,用鋼直尺測量井道壁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門及門框的水平距離。
1、井道寬度:測量電梯廳門對面井道兩側壁之間的凈空尺寸,每個樓層都需要進行這項測量,以避免上下井道尺寸偏差過大。使用長直木桿從門洞口探入井道內壁,然后抽出并用尺測量木桿探入部分的長度。井道寬度的測量可以使用鋼卷尺,若井道進深較短,也可直接用鋼卷尺探入井道測量。
2、井道測量項目主要包括井道垂直度測量、井道寬度和深度測量、樓層高度與間距測量以及井道內部結構檢查等。首先,井道垂直度測量是確保電梯井道垂直性的重要步驟。通過使用專業(yè)的測量儀器,如激光測距儀或鉛垂線,技術人員可以檢測井道壁是否垂直,以確保電梯在安裝和運行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3、電梯井道的水平寬度測量 水平寬度的測量包括井道內部四壁的水平距離。應在井道的上、中、下三個部位進行多點測量,以確保水平寬度的均勻性。這項測量不僅影響電梯的安裝和運行,也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因素。此外,還需考慮電梯軌道的安裝位置,以保證軌道的穩(wěn)固性和電梯的平穩(wěn)運行。
4、測量井道寬度和進深:井道寬度:面對電梯廳門,使用鋼卷尺測量井道兩側壁間的凈空尺寸。每一層都要測量,以防止井道上下偏差過大。井道進深:從廳門口內壁到井道后壁之間,使用細長木竿探入井道內壁后抽出,再用尺測量探入部分的長度。如果井道進深不大,也可直接用鋼卷尺測量。
5、井道寬度測量用鋼卷尺就可以了,如果井道進深不大,也可直接用鋼卷尺探入井道測量。注意有的井道壁設計為下厚上薄,導致井道有下窄上寬現(xiàn)象。 門口:測量門洞寬度、高度、以及呼梯孔位置尺寸,還要測量左右兩側墻垛的寬度,以此判定門口中心是否位于井道中心,以及偏差多少。
1、測量電梯方正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水平儀、卷尺等工具對電梯的垂直度、水平度以及各邊的平行度進行測量。首先,使用水平儀檢測電梯轎廂的水平度。將水平儀放置在電梯轎廂的地面上,觀察氣泡的位置,確保氣泡位于水平儀的中心位置,從而判斷轎廂是否水平。
2、電梯占的位置算缺角。從房間內看,可以看到電梯所占據(jù)的東北角,那么可以說這個位置是一個缺角。在這種情況下,電梯的存在會對房間的視野和布局產(chǎn)生影響,因為電梯占據(jù)了建筑物的角落,形成了一個空缺或凹陷的區(qū)域。這種情況下,您可以將電梯所占據(jù)的東北角視為一個缺角。
3、戶型要方正。一個方正的戶型,其開間和進深比例保持在1:5之間,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房子的采光效果。同時,方正的戶型可以有效控制房間內的墻壁和拐角數(shù)量,減少空間浪費,提高整體利用率和實際得房率。即便購買的是小戶型,也不會給人帶來擁擠和壓抑的感覺,居住體驗更佳。
根據(jù)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的規(guī)定,電梯井道壁與電梯轎廂之間的間距應不大于0.15米,局部高度小于0.50米或采用垂直滑動門的載貨電梯,該間距可增加至0.20米。轎廂與對重及其連接部件的距離至少為0.05米。若轎廂配備機械鎖緊門且僅能在開鎖區(qū)內開啟時,上述間距不適用。
電梯轎廂與井道壁的距離 根據(jù)《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第7條,轎廂與面對轎廂入口的井道壁的間距應不大于0.15米。對于載貨電梯,特別是局部高度小于0.5米或采用垂直滑動門的電梯,該間距可放寬至0.20米。此外,轎廂和其連接部件與對重及其連接部件的距離應至少為0.05米。
電梯轎廂與井道壁距離是多少電梯井道壁與電梯轎廂之間的間距根據(jù)TSGT7001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7項規(guī)定:轎廂與面對轎廂入口的井道壁的間距不大于0.15m,對于局部高度小于0.50m或者采用垂直滑動門的載貨電梯,該間距可以增加到0.20m。轎廂和連接部件與對重及其連接部件的距離至少為0.05m。
轎廂與導軌安裝側的井道壁之間的間隙不小于200mm;(2)轎廂與非導軌安裝側井道壁的間隙或對重與井道壁的間隙均不小于100mm;(3)轎廂地坎與層門地坎間隙應不大于35mm;(4)轎廂地坎與井道前壁地坎間隙不得大于150mm;目的防止人跌入井道或者電梯正常運行時候,將人夾進轎廂門和井道間隙中。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