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SN900C可記錄型超聲波探傷儀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動校準功能:能自動測量探頭的“零點”、“K值”、“前沿”以及“材料聲速”,簡化操作流程。缺陷詳細信息顯示:自動顯示缺陷的深度、水平位置、距離、回波幅度、當量dB值以及孔徑ф值,有助于準確評估和定位缺陷。
渦流檢測的參數設定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頻率:渦流檢測的頻率選擇需根據被檢測試件的特點和檢測要求來定。通常頻率范圍在10Hz到10kHz之間。高頻率適用于檢測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而低頻率更適合檢測深層缺陷。導電率高的材料需用較高頻率,導電率低的材料則需較低頻率。對于較薄材料適用高頻,較厚材料則需低頻。
渦流探傷機的技術參數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檢測范圍:外徑范圍:Φ15 mm 至 Φ180 mm,確保了對不同規(guī)格鋼管的適應性。工作長度:長度范圍在4 m 至15 m 之間,滿足生產線上的各種需求。檢測速度:采用變頻技術,檢測速度靈活可調,最低速度為20 m/min,最高速度可達90 m/min,保證檢測過程的高效性。
渦輪流量計參數的調整主要包括設置流量范圍、了解流體特性、考慮安裝位置、調整信號濾波、校準零點和滿量程等步驟。在調整渦輪流量計參數時,首先需要明確將要測量的流量范圍。根據實際需求和流體特性,確定合適的上下限流量值,這有助于確保流量計在實際運行中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準確性。
確定檢測對象:包括試件的形狀、尺寸等基本信息。設定檢測要求:包括所需的靈敏度、檢測速度等性能指標。選擇線圈形狀和結構:根據檢測對象的特點和檢測要求,選擇合適的線圈形狀和結構。例如,對線材檢測使用穿過式線圈,對板材檢測使用點探頭等。確保渦流流動方向垂直于潛在的缺陷方向,以提高檢測效果。
檢測深度與檢測靈敏度相互矛盾,需綜合考慮檢測方案與技術參數。 采用穿過式線圈進行檢測時,無法判定缺陷在圓周上的具體位置。 旋轉探頭式檢測雖可定位,但檢測速度慢。應用領域: 渦流檢測技術在航天、航空、電力、石化、冶金、機械、核能、軍工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渦流檢測基于電磁感應原理,適用于導電材料,尤其對表面或近表面質量進行無損檢測。不受材料溫度影響,能檢測鐵磁性、非鐵磁性金屬或金屬工件的各種物理、組織與冶金狀態(tài)。檢測系統(tǒng)包含渦流檢測儀、探頭、線及檢測輔助設備。
1、靈敏度余量:是指儀器最大輸出時(增益、發(fā)射強度最大,衰減和抑制為0),使規(guī)定反射體回波達基準高所需衰減的衰減總量。靈敏度余量大,說明儀器與探頭的靈敏度高。靈敏度余量與儀器和探頭的綜合性能有關,因此又叫儀器與探頭的綜合靈敏度。2)靈敏度余量:超聲探傷系統(tǒng)中,以一定電平表示的標準缺陷探測靈敏度與最大探測靈敏度之間的差值。
2、超聲波探傷中靈敏度一般是指整個探傷系統(tǒng)(儀器和探頭)發(fā)現最小缺陷的能力。發(fā)現缺陷愈小,靈敏度就愈高。儀器的探頭的靈敏度常用靈敏度余量來衡量。靈敏度余量是指儀器最大輸出時(增益、發(fā)射強度最大,衰減和抑制為0),使規(guī)定反射體回波達基準高所需衰減的衰減總量。
3、超聲波探傷儀的靈敏度反映了其檢測微小缺陷的能力。當儀器和探頭組合在一起時,靈敏度余量成為評價其性能的關鍵指標。靈敏度余量越大,意味著系統(tǒng)能更有效地發(fā)現細微的缺陷,這與儀器及探頭的整體性能緊密相關。盲區(qū)是探傷儀無法檢測到缺陷的區(qū)域范圍,從探測面到能檢測到缺陷的最小距離。
4、探傷靈敏度余量是儀器的關鍵性能指標,表示最大輸出時使特定反射體回波達到基準高度所需衰減總量。靈敏度余量越大,儀器與探頭的綜合靈敏度越高,檢測能力越強。分辨力則是評估儀器區(qū)分相鄰缺陷能力的參數,其值越小表示分辨力越高,意味著儀器能更精確地分辨相鄰的缺陷。
1、超聲波探傷儀的調校是指對超聲波探傷儀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校準,以確保其能夠準確地檢測出材料內部的缺陷。超聲波探傷儀的調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超聲波探頭的選擇和安裝超聲波探頭是超聲波探傷儀的核心部件,它負責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信號。
2、超聲波探傷儀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設備準備 確保連接好儀器和探頭。 打開儀器,翻閱說明書,熟悉基本操作流程。 設置系統(tǒng) 按下電源開關,進入操作界面。 設置年、月、日。 進入通道預置模式,選擇探傷方式和探頭類型。 輸入晶片尺寸。 校準參數 將探頭放在CSKIA標準試塊上。
3、聲速,即超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對于鋼而言通常設置為5900米/秒,鋁為6300米/秒,其他材料的聲速需參考相關手冊。增益則是用來調整放大器的放大倍數,從而連續(xù)改變探傷儀的靈敏度。使用時,用戶需將反射波高精確調整到某一指定高度,一旦儀器靈敏度確定后,在探傷過程中通常不再進行調整。
探傷靈敏度和掃查靈敏度是一個意思,都是指進行探傷前需要將儀器調整到適合的增益(衰減),這樣就能正好將需要檢測的缺陷檢測出來?;鶞蔇B,是指儀器確定好靈敏度時的增益值;偏差DB是指發(fā)現缺陷波后,將缺陷波高度調整到標準高度時的增益值與基準DB之間的差值。
聲速,即超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對于鋼而言通常設置為5900米/秒,鋁為6300米/秒,其他材料的聲速需參考相關手冊。增益則是用來調整放大器的放大倍數,從而連續(xù)改變探傷儀的靈敏度。使用時,用戶需將反射波高精確調整到某一指定高度,一旦儀器靈敏度確定后,在探傷過程中通常不再進行調整。
探頭校準:進行前沿、折射角、主聲束偏離、靈敏度余量和分辨力校準。儀器調整:調整時基線刻度,使其按比例調節(jié)為代表脈沖回波的水平距離、深度或聲程。檢測操作:母材檢驗:測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測量一點,將無缺陷處二次底波調節(jié)到熒光屏滿刻度作為檢測靈敏度。
SL+0db,是缺陷波波高指示到SL定量線上+0db, 41+0db是檢測靈敏度41db,補償+0db。
掃查增益相當于探傷時掃查靈敏度的調節(jié),為方便尋找缺陷而設計的。表面補償增益是指由于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影響,而對探傷靈敏度進行的補償。表面補償需要根據工件表面粗糙度狀況在菜單中設置。在無DAC/AVG曲線時,基本增益與補償增益的調節(jié)效果相同,不會影響探傷結果。
1、增益在數字式超聲波探傷儀中,用于調節(jié)回波幅度,與模擬儀器中的“衰減”概念相反,增益增加時回波幅度隨之增高。增益的調節(jié)直接關系到探傷工作的靈敏度,能夠幫助測量信號的相對高度,判斷缺陷大小或評估材料衰減性能。增益通常以分貝(dB)為單位進行表示。探傷儀的增益調節(jié)可以通過手動和自動兩種方式進行。
2、增益是數字式超聲波探傷儀的回波幅度調節(jié)量(靈敏度),在模擬儀器中通常稱之為“衰減”,這兩種概念剛好相反,即增益加大,回波幅度增高;而衰減加大,回波幅度則下降。在探傷工作中,利用增益調節(jié)可以控制儀器的靈敏度,測量信號的相對高度,用于判斷缺陷的大小,或測量材料的衰減性能等,用分貝(dB)表示。
3、探傷儀是一種關鍵的檢測設備,主要用于評估機加工件內部是否存在各種缺陷,如裂紋、砂眼、氣孔、白點和夾雜物,以及焊縫的品質,同時能夠識別潛在的暗傷,以此來決定工件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它采用了全數字技術,配備了真彩顯示器,具備五種顏色選項和亮度調節(jié)功能。
4、提供手動和自動兩種增益調節(jié)方式。手動調節(jié)范圍廣泛,從0.2dB到12dB,以1dB或2dB的步進,總共110dB,滿足不同深度和復雜度的材料檢測需求。自動調節(jié)能夠根據屏幕顯示的高度,自動優(yōu)化增益至80%,簡化操作過程,降低人為誤差。
5、數字抑制功能:支持0~80%的調節(jié),不影響線性與增益的精確性。檢波方式:支持正半波、負半波、全波和射頻等多種檢波方式,滿足不同的探傷需求。脈沖移位范圍:為20μs至3400μs,提供了靈活的脈沖調整能力。探頭延遲調整范圍:0~999μs,分辨率高達0.0125μs,確保了精細的探測定位。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