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最近小伙伴們是不是都在扒“400塊的UVB測試儀值不值”?別急,今天我就帶著一堆餐桌上的零食,擼起袖子干了件“科學”活——親自用這價格夠打架的UVB測試儀逛大街、測陽光,給你們挖掘真相!不吹不黑,咱們說說400塊錢的這玩意兒到底有沒有它說的那么牛?
翻閱了至少10家賣家和測評博主的評價,合了個大概:400塊的UVB測試儀品牌多半是國產(chǎn),精度普遍不如大牌,但對于家庭和入門來說還挺夠用。比如說,小紅書評論區(qū)和百家號上的一大波小伙伴都提到“性價比爆表”、“懶人必備”、“簡單粗暴直觀”。當然也有人抱怨測值不穩(wěn)定,誤差有點大,晚上測啥也測不了。
拿到手第一感覺,做工嘛……不能比蘋果,但不至于玩ooXX膠水。儀器體積小巧,手感扎實,還挺輕。這點至少比我去年買的國產(chǎn)快遞盒子電子秤強。安排好電池,打開開關,屏幕一下亮,數(shù)字跳來跳去,好像會跳街舞似的,測個紫外線居然能這么high?
實戰(zhàn)測量時間,先是在陽臺陽光下測了幾個點,UVB數(shù)值直蹦,明顯能看出中午的陽光更猛,早晚的弱一點,這點和我用太空艙儀器測的結果大致吻合。神器啊,省得站在陽光底下閉眼猜強弱。
后來飄到小區(qū)花園和健身場,順便給鄰居阿姨也測了測,說她的防曬噴霧是不是太吹了,結果發(fā)現(xiàn)她噴的那個品牌根本擋不了我400塊打怪神器測出的數(shù)值,鄰居大媽震驚臉,啪啪點贊。大媽,紫外線可不是你家小楊梅,噴噴就能擋住。
再說一說這個測儀的缺點吧,畢竟天下沒有完美的儀器。它最靈敏的時候也有點像蹦極——測量瞬間數(shù)值跳得厲害,晃一晃手容易讓數(shù)據(jù)飄,得多測幾次取個平均值,稍微腦補成儀器在跳迪斯科舞。還有就是電池比較耗電,如果你是那種“電池沒電我活不下去”的強迫癥,可能要備點備用電池才好。
對了,別以為測完UVB就完事兒,這玩意兒還能幫你偵測室內(nèi)燈光有沒有藏著害怕的紫外線陷阱,尤其是那些自稱“健康照明”的LED燈,有時也會跑你后院搗亂。測一測,心里踏實,知道自己眼睛和皮膚有沒有被偷襲。
綜合來看,400塊的UVB測試儀就是那種全身都是塑料感,但能跑能跳,不拖后腿的“街頭籃球少年”。專業(yè)級別的朋友可能會掏出幾千塊買個黃金版,但對爬寵萌寵愛好者,防曬苦手和光敏狂魔來說,400塊簡直是給錢包挖了個小偷笑的坑。
想象一下,帶著這小儀器出門,別人拿個普通太陽鏡防曬,你拿儀器直接秒懂“紫外線爆表”,這誰頂?shù)米“??生活中的紫外線危機,有了它,碼著胸口不慌了。忽然覺得,咦,這不就是科普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嗎?
話說回來,如果測UVB還得靠猜,測儀不是個神器,那去哪里找個靠譜的300+測儀呢?400塊的這個說不定能幫你平衡天平,不多花錢不虧到處挨曬。你說這儀器不靠譜?唉,誰不是剛入門,從小白變大神。再說了,這玩意兒沒電一鍵GG,太陽總不會故意躲著不出門吧?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