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移控制:也就是控制單位時間的試件拉伸變形總量。一般是控制加載頭的作動位移速率,說白了就是控制“拉車的跑多快”;應力控制:也就是控制單位時間的應力增加量。
首先,拉伸速度的選擇應根據(jù)試驗機的類型和量程來確定。對于不同量程的試驗機,應選擇在合適的范圍內(nèi)進行拉伸,確保測量值介于所選量程的20%~80%之間。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試驗機的性能,同時避免超出其測量范圍導致的誤差。其次,在彈性階段和屈服階段,拉伸速度的控制也有所不同。在彈性階段,一般采用應力速率控制或負荷控制。
拉伸時屈服前加荷速度應控制在3~23kN/s之間。鋼材試樣屈服前加荷速度應控制在6~60MPa/s,屈服期間應變速率應在0.00025~0.0025/s之間(假定拉伸前試驗機上下夾頭之間距離為150mm,其分離速度應在0.035~0.35mm/s之間),屈服期間不再調(diào)節(jié)試驗機速率。
高溫拉伸:試樣要求和常溫拉伸尺寸一樣,優(yōu)先采用圓棒試樣,夾頭部位加工M1M1M1M10螺紋,取樣方向一般分橫向和縱向(根據(jù)產(chǎn)品標準或者和客戶確認)金屬材料室溫拉伸 標準:GB/T221-2010 試樣尺寸:200mm*100mm 線材1000mm 拉伸實驗測量值:斷后伸長率、斷面收縮率、屈服強度、抗拉強度。
取樣方向通常分為橫向和縱向。高溫拉伸試驗的試樣尺寸與室溫拉伸要求相同,優(yōu)先使用圓棒試樣。夾頭部位應加工M1M1M1M10螺紋。取樣方向一般分為橫向和縱向(根據(jù)產(chǎn)品標準或與客戶確認)。金屬材料室溫拉伸的標準是GB/T221-2010。試樣尺寸為200毫米×100毫米,線材試樣長度為1000毫米。
規(guī)定加荷速率為6—60Mpa/s。在進行20以上螺紋鋼筋的拉伸試驗時,尤其是在高溫短時條件下,試驗速度必須嚴格控制。國家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試樣的最大允許應變速度僅為常溫拉伸試驗時的1/20。進行一次完整的拉伸試驗,其負荷持續(xù)的時間不應少于15—20分鐘。
需要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處理和分析,計算出材料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斷裂伸長率等參數(shù),并繪制應力-應變曲線。同時,還需要對試驗過程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評估試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的標準,這些標準可以確保試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金屬材料的選用和設計提供重要依據(jù)。
1、在拉伸試驗中,經(jīng)常關(guān)注的一些關(guān)鍵參數(shù)包括: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 輸出力-位移曲線中的峰值對應于材料的抗拉強度,即試樣在拉伸加載下的最大抗拉力。屈服點(Yield Point): 輸出力-位移曲線中的起始點,表示試樣開始發(fā)生可逆性變形的點,稱為屈服點。屈服點是材料從彈性變形進入塑性變形的臨界點。
2、最大試驗力:試驗力范圍從50N擴展至20KN,能夠滿足不同材料的測試需求。 準確度等級:試驗力測量的準確度等級分為0.5級和1級,確保了測試結(jié)果的精確性。 試驗力測量范圍與分辨率:能夠測量的力范圍在0.2%到100%FS之間,分辨率高達±250000碼,保證了力測量的高精度。
3、斷后伸長率 (Elongation at Break):這是表示材料在拉伸至斷裂時伸長的百分比,是材料延展性的一個指標。 斷面收縮率 (Reduction of Area):指材料斷裂后,在最細點的斷面積與原始斷面積之比的百分率,也是衡量材料塑性變形能力的一個參數(shù)。
1、拉伸時屈服前加荷速度應控制在3~23kN/s之間。 鋼材試樣屈服前加荷速度應控制在6~60MPa/s,屈服期間應變速率應在0.00025~0.0025/s之間(假定拉伸前試驗機上下夾頭之間距離為150mm,其分離速度應在0.035~0.35mm/s之間),屈服期間不再調(diào)節(jié)試驗機速率。
2、拉伸速率計算應變速率的方法主要依賴于試驗機的加載速度和試樣的尺寸。以下是具體的計算步驟和考慮因素:確定試驗機的加載速度:在進行拉伸試驗時,首先需要確定試驗機的加載速度,這通常以力/時間或位移/時間的形式給出。
3、鋼筋的拉伸速率計算主要依據(jù)材料的彈性模量以及相應的應力速率或應變速率范圍來確定。以下是具體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基于彈性模量的應力速率范圍 當彈性模量小于150000N/mm時:應力速率的最小值為2N/mm/s。應力速率的最大值為20N/mm/s。
4、應變速率應在0.00025-0.0025/s之間。鋼筋原材的試驗速率 可以呀 !~你看你多大的鋼筋原材了,首先你要知道你應力拉伸速率為6-60 MPa/s,其次你要知道 鋼筋的截面面積。
抗拉強度(Rm):它是材料在拉伸過程中達到最大力Fm時的應力值。 上屈服強度(Reh):這是指試樣在發(fā)生屈服現(xiàn)象且力開始下降前的最大應力。 下屈服強度(Rel):在材料屈服階段,不計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應力值。 規(guī)定塑性延伸強度(Rp):當試樣的塑性延伸率達到預定的百分比時,對應的應力。
金屬材料拉伸蠕變試驗的參考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條:GB/T 1800.2:規(guī)定了產(chǎn)品幾何技術(shù)規(guī)范中的極限與配合標準公差等級和孔、軸極限偏差表,這對于試樣的尺寸和配合要求有指導意義。GB/T 2975:涉及鋼及鋼產(chǎn)品力學性能試驗的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確保試驗樣品具有代表性。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的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樣品制備:樣品應按照相關(guān)標準進行制備,如厚度、寬度、長度等參數(shù)應符合要求。制備過程中應避免產(chǎn)生應力集中和機械損傷。樣品通常采用圓柱形的試樣,直徑和長度應符合相關(guān)標準規(guī)定。同時,材料的取樣方向也需要注意,以保證試驗結(jié)果的代表性。
綜上所述,鋼筋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的新國標為《GB/T 2212010 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它詳細規(guī)定了試驗的目的、設備、試樣制備、步驟、結(jié)果評定以及新國標的變化等內(nèi)容,為鋼筋金屬材料的拉伸試驗提供了科學、準確和可靠的方法。
室溫拉伸試驗的試樣總長度通常不小于200毫米。對于外徑閉合群體小于或等于30毫米的整管拉伸,以及外徑大于100毫米的國標228取寬度25毫米以上的薄壁弧形試樣,要求總長度約為300毫米,最低不得少于250毫米。 可以加工國標直徑10毫米和美標直徑15毫米的標樣,其試樣總長度應不小于150毫米。
綜上所述,金屬材料拉伸實驗速度的控制應根據(jù)試驗機的類型、量程、試樣的特性以及實驗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通過合理選擇拉伸速度和控制方式,可以確保實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試驗速度: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的速度應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通常為0.00025\~10mm/min。具體速度范圍應根據(jù)材料種類和試驗要求確定。在試驗過程中,速度應保持穩(wěn)定,以避免因速度變化而影響試驗結(jié)果。試驗儀器:應使用符合相關(guān)標準的拉伸試驗機,能夠測量材料的拉伸強度、延伸率等參數(shù)。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